那天刷到姚一飞妈妈更新的视频,鼻头突然有点发酸。镜头里她轻声细语,一句句感谢着帮忙找孩子的“帽子叔叔”和无数好心人,说起和失散多年的儿子重逢那18个小时,语气像捧着刚出炉的糖糕,生怕碰碎了。可最扎心的,是她平静解释为啥没第一时间宣布喜讯:“等一等,我想让更多人看见那些还没上岸的家庭。”
有人急吼吼留言:“姚姐啊,儿子找到了该立刻报喜嘛!粉丝流量不等人呐!”这话听着挺实在,可姚妈的回复愣是让屏幕这头的人怔住了——她说想把热搜位置、把网友那份揪心的关注,挪给还在苦海里扑腾的“难友”们。好家伙,寻亲路上煎熬了这么多年,风口浪尖上却主动往后退了一步,这份通透不是演出来的。这就像寒冬腊月里自己刚穿上棉袄,反手就把炭盆子推给旁边冻得直哆嗦的人,真心的。
姚妈这份体谅是骨头缝里透出来的。还记得她和党博爸爸一起寻子那会儿,眼尖的网友拍到她习惯性帮对方整衣领、递水壶,动作自然得像给自家兄弟搭把手。她念叨过:“我年轻扛得住,党博爸爸等不起啊。”儿子刚找回来,紧跟着就在视频里哽咽感谢77岁的婆婆——当年小孙子被夺走,老太太一夜白头;儿媳妇辞职跑遍全国找孩子,儿子打工养家,照顾孙女的担子全压在老人佝偻的背上。“没婆婆撑着,这个家早散了。”三代人的伤痕,她心里一笔笔记着账。
眼下全家最大的盼头,是军校放暑假能让一飞回家,让白发奶奶抱抱失而复得的大孙子。这份迟来的团圆饭,灶膛里煨了不知多少个春夏秋冬。而那个“没立即报喜”的理由,如今看来更是嚼出别样滋味:除了让出关注度,儿子军校生的特殊身份,也让这位母亲默默收起了所有喧哗。她太清楚了,聚光灯烤人,有些温暖得捂在手心慢慢焐热才踏实。
网上常有人说“流量如流水”,可在姚妈这儿,人情味儿比数据金贵百倍。她让出去的不是冷冰冰的“热度”,是成千上万双盯着寻亲信息的眼睛,是别家孩子一线生还的可能。这份沉甸甸的善意像颗裹着糖衣的种子,落在寸草不生的盐碱地里,转眼就能冒出一片蓬松的云彩。等更多寻亲家庭靠这份“让”出来的光走出黑暗,这可比什么十万加阅读量金贵多了,你说是不是?
#世界读书日#
配资股票最新行情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